星汇文学 > 穿越小说 > 日月永在 > 第四百四十八章:新时代的黎明之光(一)
  广东、广州商会新总部。

  这是一座九丈九高的高楼,在历经几年的修建后将要正式投入使用,而这一天,连广东左布政使曾文济都亲自赶到了现场。

  “藩台大人。”

  广东工商联、粤商商会的所有上层都守在新总部的门口候着,见到曾文济从马车内出来,齐齐躬身见礼。

  “诸位不用多礼,太见外了。”

  哈哈笑着,曾文济快步上前,而后抬头看了一眼这栋他从未见过的新式高楼。

  “你们还别说,你们这新总部看着,确实气派的很呐。”

  广东工商联副大臣也是粤商商会的会长郑铎笑的热烈:“哪里哪里,商会大楼能盖好,还要多谢藩台大人当时的批准,这栋楼,就相当于是藩台您的孩子啊。”

  众皆大笑,气氛热烈且和谐。

  “行了行了,别捧本官了,本官左右不过给了纸批文,人力物力都是你们粤商自掏腰包筹建,若把此楼比作孩子,本官是生父,你们才是养父,养育之恩在你们那。”

  大家伙又围着曾文济吹捧了几句,才引着后者走到大楼门口一处被红布盖住的石碑前。

  “请大人为我粤商商会新楼揭碑。”

  曾文济也不耽搁,手捏住这红绸布的一角,向下一扯,一块上刻‘粤商商会总部’名称的石碑便展露在阳光之下。

  烫金的六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端的是气派非凡。

  而随着曾文济的揭碑,不远处燃放起了鞭炮,请来的礼乐班也是高奏喜乐。

  端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大人请。”

  一行人簇拥着曾文济进入新楼,踩在一块块被反复打磨抛光的大理石地砖之上,曾文济看着这栋高楼内部的每一处都倍感新鲜和惊诧。

  郑铎在曾文济的身旁做起了向导。

  “这栋楼楼高九丈九,共计六层,一层是大厅,用来指引,接待往来办差的商会成员或想要经商自营的百姓。

  二层、三层和四层是办公区,各有隔间八十七间屋舍,可以容纳三百人办公。

  五层有一个大食堂,是吃饭的地方。

  最顶部的六层是我们粤商商会几个主要掌柜的办公区。”

  曾文济听得频频点头,但还是问道:“六层之高,岂不是要每天爬高上低的。”

  见曾文济疑惑不解,郑铎笑了起来,没有急着回应,而是引着后者走向一处有些奇怪的单间。

  打开单间的门,郑铎守在门口请了曾文济进去,自己随后跟上,其余的一众随扈都被劝留在了外面。

  三面密封,毫无光亮。

  随着门一关,这里便漆黑的难见五指。

  曾文济有些心中惴惴,而在此时,他的耳际响起了一阵似有似无的铃声。

  声音好像是从头上传下来的?

  曾文济抬头,却什么也看不到,刚打算问郑铎,就感到整间屋子晃了一下。

  轮齿的转动咬合声和铁索的拉动声密集且刺耳。

  持续了能有半分钟才停,随着最后一个声音落下,这间小屋子再次晃动一下。

  而后门从外面被打开了。

  珍贵的光亮映照进来,让曾文济傻眼。

  他视线的尽头有一处左右推开的窗户,而透过窗户,他看到了什么?

  蓝天!

  “咱们这就到六楼了?”

  曾文济走出小屋子,快步奔向窗户,不可置信的俯瞰着脚下变得渺小的人群,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都变的小了许多。

  “没错。”

  郑铎走上来,颇多自豪得意。

  “刚才咱们进入的屋子叫做升降房,由四名壮年男子同时运作,好比井水的摇把,只是更加复杂许多,升降室的外顶部有锁扣,由四根结实的铁链连接,升降室内有一个摇把,转一圈,在这栋大楼的顶部,就会有铃声响起,工人就会投入到工作当中。”

  曾文济听的傻眼,刚才发生的一切让他有一种如坠梦中的感觉。

  这个时候,身后的升降室扔在运作,将两个又两个的布政使司官员、商会成员带过来。

  而每一个官员在出来后,无不跟曾文济一般惊诧。

  “仔细跟本官介绍一下,这里还有那些新奇的发明。”

  曾文济心痒难耐,催促着郑铎带他继续观瞧。

  “在这栋楼的一层、三层各有一个茅房,而在每一层的东侧,则是取水的地方。”

  一行人随着郑铎的导读来到大楼东侧尽头,一个怪异的不规则圆柱体让大家伙看不明白。

  而在这个物体的外侧,还有一个探出来的圆管,顶部是一个把手。

  只见郑铎走上前双手拉住把手,向上拉动而后下压,如此往复几下,那个探出来的圆管便突然冒出水来。

  所有人都看傻了。

  “人力给水,我管它叫手摇水泵。”

  郑铎低头看着水桶,感慨道:“盖楼之前,关于给水、排污等问题,工匠们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先是寻找到地下水源,而后接通了整栋楼的给水管道,利用这个手摇水泵来送水。”

  “水不是应该向下流吗?”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有水向上流的道理啊。

  面对这个问题,郑铎一摊手:“具体原理我也不懂,工匠们做的,我只是享受便捷的使用者。”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曾文济自己都记不得他已经说了多少遍不可思议,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说下去。

  “这栋楼内的给水和排污管道是错开的,除了这给水,排污也是极其便捷。”

  郑铎带着曾文济进入属于他的那间巨大办公间,打开了一间侧门。

  白瓷铺就的地面,内有一个扶手台、一个方才大家见到的手摇水泵、一个大号水桶,里面水高八成,飘着一个瓢。

  而真正引人注意的,还是嵌在地上的一个小洞。

  茅房。

  即使不用问,大家伙也能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了。

  “这里是如厕的地方。”

  郑铎开口介绍,这次倒没有亲自上阵实验。

  “人蹲在上面方便,结束后取水冲刷,粪溺会走排污管一路排到城外,我们在城外盖了一个处理的工坊,取这些粪溺进行加工,蒸粪、酿粪之后,可以当做一种非常好的肥料,来增强土地的地力。”

  说到这里,郑铎也没有居功,赶忙将发明的匠户名字一一报了出来。

  “是大家伙一起合力盖起的这栋楼,包括对粪溺污水的处理再利用,都是他们这几年实验出来的,我们粤商商会只是提供财力支持罢了。”

  曾文济不再感慨什么不可思议了,而是沉默了许久,才由衷的感慨道:“叹为观止。”

  匠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只是糟糕的生存、生活环境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让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糊口生存。

  而当生活趋于稳定之后,先人的智慧便有了用武之地。

  “本官即刻书信,送呈南京通政司。”

  曾文济长出一口气:“能够解决给水、排污、做饭的问题,那么新的布政使司衙门可以筹建了。”

  “理论上来说,只要不怕麻烦,在建造前将所有管道预埋好,实现户户供水、户户排污都不是什么问题。”

  郑铎掷地有声的说道:“如果只建六层的话,难度会小很多,集中百姓居住,建设新居住区的政策是可以实现的。”

  将百姓集中,释放更多的土地建造工厂。

  城市化、工业化。

  曾文济微微闭上眼,激动的浑身颤抖。

  皇帝在畅谈未来国家发展中提到到这两个词汇,是计划十年甚至二十年后实现,而现在,广东很有可能成为全国第一个起步的省份!

  这是一笔巨大的政绩。

  “要重赏这批工匠。”

  曾文济转身,正容道:“由布政使司出钱,重重的赏。”

  曾文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如此的感谢工匠,他甚至恨不得抱着这群工匠挨个亲上几口。

  感谢这群人,亲手为他编了一顶新的官帽。

  而且是那么的触手可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