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汇文学 > 都市小说 > 都重生了谁不想搞钱啊 > 147.第147章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报道什么
第147章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报道什么

“大老板要来了。”

“坐好,坐好,刚接到通知,大老板亲自上课。”

“不容易啊,来铜城两个礼拜终于见到大老板了。”

“我还以为上当了呢,没想到真的能见到罗总。”

“这次选对了,新公司新气象,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升机会应该大大滴有。”

“……”

铜城。

工业学院的某间教室内,刚刚接到电话通知的培训记者们交头接耳地讨论着刚刚获知的消息,热情地分享着各自的喜悦。

嗯,孟雨涵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各行各业挖来有工作经验的预备记者,主要还是罗辉这个新上位的互联网大佬太耀眼。

一上来直接叫板胖企鹅。

愣是在胖企鹅珍若生命的大蛋糕上划拉下大大一块。

凡是经常上网的网民都能看明白:字节乐动肯定是站稳脚跟了。

新企业。

必然有大批的中高层管理岗位空缺,这个时候不跳槽还等什么呢?

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大家好!”

罗辉笑嘻嘻地出现在已经被严格封锁的教室门口,冲还沉浸在热闹探讨中的预备记者们挥手打招呼:“我是罗辉,你们的老板。”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偌大的教室内哄闹的声音戛然而止。

同时。

三五成群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预备记者呆若木鸡地看着出现在教室门口的大男孩。

脑袋里不约而同的冒出同一句话:这货就是咱老板?

真是高中生啊!

短暂的愣神过后,迅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问候声:

“罗总好!”

“欢迎罗总来莅临指导工作。”

“老板,终于见到真人了。”

“……”

罗辉双手下压,示意大家禁声。

然后飞快地掏出手机,对着挤在最前排的六个人拍照:“我首先宣布个好消息,坐在最中间前排的这六位同事,培训结束后直接任职编辑。”

啊?

这么草率的吗?

台下的预备记者们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又一次惊得目瞪口呆。

不知道走上讲台的老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还好。

罗辉好像看懂了他们眼神中的疑惑,主动开口解释道:“你们未来的身份是记者。”

“作为一个记者,最艰难的事不是怎么写出一篇优秀的报道内容,而是抢在所有同行前面拿到第一手资料。”

“明白了吗?”

“看看你们现在坐的位置。”

“我们租用的这个大教室可以容纳三百多人,而伱们只有一百人。”

“其中九十四个散落在教室的角角落落里,根本没有抢新闻的意识。”

“这种心态不可取。”

“甚至,可以葬送你们的记者生涯。”

“所以,不要抱怨我用突然袭击的方式草率地确定了六个编辑的位置。”

原因竟如此简单。

这老板……真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听到罗辉的解释,大部分人垂头丧气地低下了脑袋。

尤其是新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抢到新闻才是本事,写出优秀的新闻稿是其次。

结果……惨不忍睹。

依然保持着上学时混日子的心态,明明知道老板亲自来上课,还不知道表现一下。

现在机会给了别人。

怪谁?

“罗总,我现在挪位置,还来得及吗?”

就在绝大部分人都垂头丧气的时候,突然最后排站起个中年男人弱弱地发言。

“欢迎之至!”

罗辉伸手,做出邀请姿态请给对方换位置的机会。

其他人也不傻。

急忙起身向前排和中间靠拢,迅速占满讲台前的一块座位。

短短不到三分钟的交流和变化看得孟雨涵脑瓜嗡嗡响。

她不是没来过课堂。

甚至,为了鉴定高价请来的新闻行业大师,她经常来课堂跟预备记者们一起听课。

却从来没有觉得这些培训记者的坐法有什么问题,也没想过把他们集中到一起听课。

罗辉用一张照片和一次升职直接给了在座的记者和她一次深刻的教训。

——时刻准备抢新闻。

“不错!”

“知错就改是个好习惯,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这种习惯。”

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头罗辉满意地连连点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怕犯错。”

“只有做事情才会犯错;不做事,就不会犯错。”

“现在。”

“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请问,大家平时都看新闻吗?看那类新闻?”

好家伙。

不点名也不挑人,直接提问,你怕不是没见识过麻雀窝里捣一扁担是什么情况吧?

孟雨涵担心的同时,刚刚被调动起兴趣的培训记者们纷纷开口:

“哈哈哈,好久不看新闻了。”

“我只对娱乐新闻感兴趣。”

“这年头谁还看新闻啊?”

“想看,但是,看不进去啊!”

“一直坚持看新闻联播,却真的看不进去,是在乏味。”

“我有些年没看了。”

“……”

罗辉侧耳倾听片刻,缓缓抬起双手下压,打断了乱哄哄的发言:“大家不看新闻是正常的,因为我也不看。”

“不是因为新闻不重要,也不是我没有看新闻的需求,而是现在的新闻没看头。”

“这个没看头指的是没意思,无法集中注意力。”

“比如传统媒体。”

“这些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很重要,每一条新闻都事关国计民生,也是每个行业老板发财的秘密。”

“可是,为什么没人看呢?”

“不要急着抢答。”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传统新闻媒体的写作方式逐渐僵化。”

“不客气的说法,其实是进入了八股文状态。”

“无论新闻内容有多么重要,只要经过哪些记者的手写出来,味道都一模一样。”

“用专业术语来讲是审美疲劳。”

“用接地气的说法解释,是新闻内容不接地气。”

“解决办法很简单。”

“咱们向教员学习,把新闻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新闻内容编写出来。”

“让所有人都能看懂。”

“其二,是传统媒体记者,其实已经跟底层普通老百姓脱节了。”

“他们自己本身就不接地气,不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在新闻内容选择上自然无法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关注。”

“受众会集中在大大小小的领导圈子内。”

“简而言之,那些新闻都是写给各层领导看的,不是写给普通老百姓看的。”

嗯!

有道理!

台下的培训记者们不约而同地连连点头,不少人陷入沉思状态。

罗辉却不给他们思考的机会,继续自顾自地开口:“新闻是刚性需求。”

“无论是工人、农民、生意人或官僚,都需要时刻关注世界的变化,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我投资今日热点的主要原因。”

“目的是,打造一家普通老百姓喜欢的新闻媒体。”

“这里又冒出了第二个问题。”

“就是网络媒体的现状。”

“坦白说,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互联网媒体,其实都是在打擦边球,专门报道一些传统媒体看不上眼的边角料。”

“甚至是低俗内容。”

“我要打造的今日热点,绝不是这种低俗媒体。”

“所以,我奉劝各位,千万不要心里抱有侥幸心理。”

“凡是挑动男女对立、民族矛盾的新闻,我都会毫不客气的毙掉。”

“这样的记者也会被辞退。”

“没有容身空间。”

“同时,我们今日热点也不会设置娱乐花边新闻版块,彻底杜绝这种浪费用户时间的废物新闻。”

“想做狗仔的同事,你们可以死了这条心。”

这也不做。

那也不做。

我们到底报道什么?

孟雨涵和台下的培训记者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台上侃侃而谈的罗辉。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报道什么。”

罗辉斩钉截铁地挥手:“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房地产行业会迎来一个非常集中的爆发期。”

“不只是沿海城市。”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大城市到小乡镇,都会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房地产发展热潮。”

“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房地产行业迎来大爆发的同时,也会有无数个坑爹的项目和规则出台。”

“质量问题也会集中爆发。”

“更可怕的是,还会迎来各种炒作集团,专门炒高房价盈利。”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在房地产爆发高潮到来之前,先把这个行业的隐患和各种暗黑操作手段都报道出来,为买房的普通老百姓排雷。”

“这是我们的使命!”

“比如那个坑爹的公摊面积的计算,比如黑心开发商搞出来的豆腐渣工程,比如……例子太多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要为黑心商人说话,我们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普通老百姓争取利益。”

“这是记者的责任。”

啪啪啪!

啪啪啪!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打断了罗辉的发言。

包括孟雨涵在内,所有人眼神灼热的看向他,仿佛找到了精神支柱。

呼!

罗辉心里长长舒了口气:不容易啊,总算获得了你们的信任。

那么,接下来该洗脑了!

他再次抬起双手缓缓下压,尽可能平息热切的掌声。

然并卵。

被点燃胸口小火苗的记者跟疯了似的,掀起一阵又一阵热切的掌声。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才平息下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