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汇文学 > 其他小说 > 陈天鄱雅 > 第11章 天雅古董店
见到中年男子扬言讽刺,鄱孟也是自作自受,怨不得旁人。

“有名无实!”中年男子撂下一句话。

旋即,中年男子收起青花瓷器,恶狠狠的瞪了鄱孟一眼。

陈天也是不想在着古董店里多呆一分钟,看到身旁还在震惊之中的鄱雅,一把将其拉起,向着古董店外面走去。

鄱孟原地站了很久,脸色十分复杂,嘴里不停地咒骂陈天和鄱雅,刚有人准备来到他这古董店中,便看到眼前自言自语的鄱孟,正在手舞足蹈着,一边污言秽语,一边狂怒猛拍柜子。

而那原本想要来鉴宝的路人,看到鄱孟这种境况,嘴中说了一句:“神经病!”

……

鄱雅被陈天带了出来,她一脸懵逼的看着陈天:

“你怎么这么厉害了?我刚才开始都没有确定青花瓷碗的年份,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陈天笑道:“嘿嘿,这是秘密,等以后时机成熟之后我再告诉你。”

鄱雅见到陈天这神神兮兮的样子,一头雾水,向他问道:“我现在连打杂的工作都丢了,今后该怎么维持生活啊!”

“你放心好了,今后你就听我的安排!鄱孟这家古董店,我早晚会让他给吐出来的。”陈天满是自信的说。

陈天一边笑着一边揽着鄱雅的腰,二人甚是甜蜜。

两人走了大约十分钟的路,看到不远处有一家挂着“此店可转让”字样的古董店。

天无绝人之路,这家古董店给陈天不知不觉间带来了转机。

陈天目不转睛的看着鄱雅:“这家店我们把它买下,慢慢地做大,虽然没有以前鄱家的招牌好,但是只要我们苦心经营,定能将之做大做强。”

鄱雅看着身旁的这个男人,完全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懦弱之风,脸上似乎是涌上一抹绯红,如今的陈天魅力十足!

进到这家古董店之后,陈天四处环顾着,发现里面面积很小,仅仅只有五六十平米,极其的简陋。

看到柜台后的老板,陈天出声问道:

“你这家古董店多少钱转卖?”

柜台后的老板,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虽然年龄颇大,但是穿着十分干练,一身西装革履的打扮。

古董店里,“滴答滴答”的古钟不停地摇摆,老者似乎是没有听到陈天的喊话,便又继续手中的工作。

陈天又是紧接着扯着嗓门问道:“喂,老先生,你这店多少钱出卖?”

老者轻推了推眼镜,看到陈天、鄱雅二人进来,终于是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你们二人是想购买我这拍卖店?”老者站起身来,拍了拍衣服。

陈天回答的十分干脆:“嗯,是的。”

在店内走了走,老者将店门关闭,毕竟这也是古玩界的规矩,以防被闲人旁听了去。

“我这古董店,开了已有五十多年了的历史了,现在干不动了,想要把它卖掉,你要是看上的话,那便出个价吧!”

陈天在一旁和鄱雅商量了一下,虽然他们有了点小钱,但觉得这家店毕竟一般,旋即伸出了三只手指头。

“三十万我要了。”陈天微笑了一声。

老者原地思考了片刻,随即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冲着他们二人摊了摊手,询问他们准备什么时候装点。

陈天即刻回答道,现在就要经营这古董店,花了三十万买了这家古董店,鄱雅也不知道,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和他签了合同后,挂上了一块牌匾:“天雅古董”。

老者简单收拾了一下,也没有动古董店里的东西,便拿着钱离开了。

望着满屋子的玉器,陈天凭借着自己的双眼,仔细观察,发现大多数的东西都仅仅是普通的玉器,像样的宝贝也没几件,赝品倒是有着不少。

二人满忙活了大半天的时间,终于是将这家古董小店给整理出来了。

由于怕这些赝品会被四大家族的人检查,陈天也是将这些“假货”给藏了起来。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古董店变得又是空旷了不少。

满头大汗的陈天,将汗水在裤子上面擦了擦,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咦?这是什么东西?”。

他在柜子下面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盒子,盒子上面满是灰尘,看起来放得有些年头了,陈天揣测着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

右手拿起这个盒子,擦掉上面的灰尘,出现在眼前的是三个鎏金雕刻的大字,“欧阳询。”

陈天倒吸了一口凉气,猜测道:“这难道是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

小心翼翼地将其打开,果不其然,里面是一个略微有些发黄的卷轴,陈天解开了上面的红色尾线,将之展开在了面前的玻璃柜台上面。

这是一幅一米多长、半米宽的书法作品,落款处的名号是用接近于汉隶的字体写成的三个字——欧阳询。

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更是被后人称为楷书唐代第一的存在,他的作品自然让人惊叹不已,绝对是绝世名作、价值连城!

“好书法!”陈天不由自主的夸赞一句,气魄太大,仔细观摩都是有着高山仰止的感觉,陈天的整张脸都差点扑在这幅发黄的作品上面。

看着最后的几个大字,“心怀万里,志系千秋,志之于心,弗敢忘。”陈天看着这几个字,笔力雄厚,力透纸背,功力深不可测,全篇从俊俏到严整的走笔风格,正是印证了这是欧阳询的真迹。

陈天脑海中旋即出现了一排排的文字,欧阳询八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敧正。”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