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汇文学 > 玄幻小说 > 死后千年,我成了国运之神 > 第三十四章:共赴国难
  
当即,一众老臣出来反对。
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与那些贱商同为勋贵,是他们的耻辱!
奚政没想到反弹这么大,心中也有些摇摆不定。
是啊,祖宗规矩不能破!
对了,祖宗!遇事不决找老祖!
“老祖,你说我该怎么办?”奚政心中一动,呼唤着老祖。
奚舟没想到连这个奚政也来问自己,不禁无语。
“只是卖个名头,又无实际权力,干嘛不卖?”
“可这是祖宗规矩啊!”奚政无奈。
“狗屁个祖宗规矩,老祖我就在这,哪来的规矩?”
“小孙儿啊,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大汉循规蹈矩,最后得到个什么?”
“国家政策,当随时局变化而变化,方才能长久!”
奚政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给小孙儿上一课。
这小家伙哪里都好,就是容易被外来阻力所牵制,造成犹豫不决。
这样下去,便会成为一个优柔寡断之人。
“你要记住,你是大汉的君王,只要对国家有利的,切不能瞻前顾后。”
“国家变革,需要一往无前,而处事决断的君主,尤为重要!”
“孙儿明白了!”
一番话说的奚政心中震动,是啊,我是汉国的王。
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事,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那些阻力,只需要自己一句话,便可烟消云散!
“规矩,规矩便能换来钱粮吗?”
想到此处,奚政看向那些迂腐老臣。
“大汉都要亡了,尔等还在这守着那可笑的规矩!”
“若尔等能乱出国家两年用度,孤便守这规矩!”
奚政之言,犹如惊雷一般,震在心头。
有几个老臣,心有不甘,却又无从反驳。
他们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
别看他们都是朝廷大员,可背后需要养的,亦是整个家族!
经商,他们是不屑为之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家族越来越大,吸血虫也越来越多……
“可还有意见?”奚政故意逼问道。
“臣……附议。”
终于,一个老臣叹了口气,带头附议。
没了老臣的阻力,接下来的朝议就简单很多。
“国家逢难,孤与文武百官,当与上下军民,共度浩劫。”
“民乃固国之本,军乃筑国之石,二者皆为国之根基。”
“孤便是饿着,也不能让大汉的将士、百姓饥寒!”
“众位爱卿,可愿随孤一同节衣缩食,共赴国难?”
“此乃我等本分!”
朝议结束,张居正便忙着下达政务,内阁官员连饭都没来得及吃,便开始加班加点地攥写政令。
那些刀笔小吏见这些大老爷都这般,原本对削减俸禄的怨气,也都尽散。
连官老爷都这么拼,他们又怎能不尽点绵薄之力?
更何况,这次受灾的人中,也有他们的亲人……
政令,从内阁以快马发出,短短半日,便传遍汉国全境!
紧接着,便是滚滚物资,从京都开出,前往各县……
上谷支县,刘家村。
简略的土房中,刘老汉卧床不起。
在他身旁,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啼哭不止。
婴儿哭,那是饿的。
为了最小的孙儿,他已经三日滴水未进了。
大灾之年,总是要死人的,最先死的,便是老幼。
在刘老汉看来,老幼中,怎么也不能让孩子走在前面。
反而,自己已年过古稀,这辈子已是知足了。
家中的人,都出去刨食了,只留下他和最小的孙儿,依偎在这炕上……
“爷爷,爷爷!”
两个半大的孩子,突然闯了近来,脸上难掩兴奋。
“可是刨到食啦?”刘老汉有气无力地问道。
刨到食,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
他已经决定,将自己那份口粮,都留给孙儿们。
“不是,爷爷,今天村里来了好几个官兵,带来好几车粮食!”
“是粟米,还有麦子!”
刘老汉闻言,眼睛睁得大大的:“是官府的赈济粮?”
随即,他又摇头苦笑,怎么可能是赈济粮。
他年过七旬,也只在年轻的时候,见过官府赈济,那时候,汉国还据有咸州……
“阿大!”
正在思考之际,一道雄浑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一个壮汉领着一人进屋,手里还提着一个包裹,二人脸上皆是带着笑意。
“村正,恕老汉我卧病在床,不能行礼了。”
“无妨。”
村正笑了笑,拿出一册竹简,颇为娴熟地念道:
“汉王有令,凡汉境之民,至次年秋收,每日每口人,可领二两粟米,一两麦米,水三斤。”
“凡汉境之官吏,当以百姓为重!”
后面的,他没有继续读下去。
若有治下百姓饿死,县官陪葬!
若治下多县有饿死之民,太守当自裁谢罪!
这是为了杜绝此次赈灾,出现贪官污吏!
重要的是,此次赈济,长达两年!
刘老汉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竟是坐了起来。
“可是真的?”
“圣君亲自颁发的王令,岂能有假?”
“这官府通告有假,粮食可做不得假!”
刘老汉的儿子连忙将包裹打开,里边装着的,可不就是粟米么?
“这些是给你家应急的,此次我来,除了宣读通文,便是统计你家还有几口人。”
“而且我听那来村里的上官说,待乌桓人赔给大汉的牲口到了,咱们还能吃上肉!”
那村正朝屋内望了望,朝外面喊了一声:“刘仲家,共六口,其中共有男丁五口,青壮一人!”
“刘家三郎,还不快去做食,做完了赶紧去搬粮食!”村正回头又看了一眼刘老汉,“刘二爷,某还要去下一家,告辞。”
待村正走后,刘老汉突然觉得这一切是多么的不真实。
但自家三郎手里拿着的粟米告诉他,是真的!
刘老汉原有三个儿子,大郎被乌桓人抓了去,生死未知。
二郎在一次乌桓人打草谷时,为护着嫂嫂和媳妇,被乌桓人活活砍死。
如今一家,只剩下六口人,除了三郎这个青壮,其他皆是老弱。
这种家庭,在这大灾年,是没有奔头的……
“阿大,他们说的没错,那汉王,是圣君降世,专门来拯救苍生的!”
刘三郎眼睛也红了,手里提着粟米,尽管大家都很饿,他却没有着急去做。
饿了那么久,现在粮食就在手里,还急于一时吗?
“告示上说,这些粮食,都是圣君和朝廷的使君们,节衣缩食来的。”
“没想到,圣君还能记着,我们这些死了都没人埋的贱骨头。”
刘老汉抓了一把粟米,放在鼻息间闻了闻。
粟米的味道,他都快忘了。
“三郎,这两年家里不需务农,你去给圣君当兵吧。”刘老汉指着最大的孙儿道,“狗蛋今年也十五了,家里勿需担心。”
“有机会,我都四十多了,害还怕圣君不要哩!”
“那下村的上官说了,朝廷要修运河,开凿水库,正需要青壮。”
“等明年,让狗蛋去当兵。”刘三郎摇头,看着狗蛋道。
刘老汉点点头,感慨道:
“圣君如此,我等酋首,也该共赴国难!”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