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汇文学 > 其他小说 > 山上种田那些年 > 第三十六章 将书架装满
  考虑到未来种种,陈屿打算做个书架出来,凭空变出他没那个本事,但仿着记忆中见过的那些,在手中木架上修修改改还是可以的。

  木板观中还有一些,都是早年老道士翻修供奉殿时留下。方方正正,用来搭栅栏不行,做书架却是正好。

  虽然有些已经朽坏不堪用,但挑挑拣拣还是拖了十来面。

  拿出锯子将其分割平整,弄成一块块大小合适的小木板。

  陈屿不会榫卯,听云古村那位老丈说他那位祖父倒是会一些,只是后来家中一直没人学会,便失传了。

  “好在只是稍作修改,替换一些边角料下来,原本木架的结构就足够。”

  最后,他还是用上了布条,绑住木架一端,免得脱落。

  花了大概半个时辰,一个怪模怪样的书架便搭成了。

  陈屿同样觉得不满意,可没办法,谁让他手上就会这点儿,这也是眼瞧着道观有不少地方需要翻新,却依旧没有自己上手去修缮的原因。

  最多换换瓦片。

  当初连鸡棚都没搭,就是担心这点。

  伸出手指推了推,松垮垮,但总算没有一推就散架,凑合能用就是。

  将杂物间整理了一番,让把书架搬回到里面,垫了两团塞满草絮的麻团,让木架底部不至于早早就受潮。

  靠在一旁,他开始一本书一本书的往上放。

  放着放着,陈屿灵机一动,转头去了外面,不多时,手里攥着四个木片返回。

  木片上刻着小字,歪歪扭扭。

  [杂记][药理][功法][经论]

  正是从方台阁出偷学而来。其实真说起来,他完全可以在前面贴张纸,将仅有的这二十来本书册记录在上,当做目录索引来用。

  但纸张能记录的太少,他觉得以后定然不止一个书架,书籍只会越来越多,不如直接按照类别划分。

  虽然这稀稀疏疏几十本书都要分门别类看着确实很古怪就是了。

  陈屿不在意,反而有种满足感,总有一天他要将整个书架都填满,然后是第二个书架、第三个、第四个……

  到时候杂物间便能再改回到藏经室这个称谓了。

  隐隐间,他好似有着收集爱好的松鼠一样,恨不得将全天下的藏书都收到自己这里,任凭阅览。

  只是旋即他又想到,收书看机缘、看钱、还花时间,短时间内囊中羞涩的他估计得不到多少想要的书册。

  可看向书架,空荡荡的地方很多,总让人不大舒坦。

  要不,我写几本?

  念头迸出,陈屿自己都一愣。

  眼前这些是什么?不说名家大作,也都是些流传甚广的篇章。

  自己添上去算怎么回事。

  滥竽充数?贻笑大方?

  少顷,他扬眉一笑。

  论及对这方世界了解他肯定是排不上号的。可真要写的话,也不是没有东西。

  如何培育灵植、灵机催化植株效用大全、研究灵机的过程以及哪种比例的井水调和出的灵液口感最好等等。

  诸如此类。

  内容如何先不谈,起码独特性是十足的,因为别人都没见过、没听过,偏偏还真实存在着。

  还有呼灵强身术、唤神术、腑脏脱胎术这类自创法门都可以弄上去。

  这么一想,突然就更有动力了。

  研究灵液、琢磨灵机,他迟早能把这书架装得满满当当!

  ……

  离开杂物间——纵使陈屿心中沟壑万千,但依旧改变不了眼下书架上只有寥寥二十余本书的事实,所以藏经室这个称呼还得往后拖拖,现在就叫这名的话听着实在有些别扭。

  日子悠然,转眼来到五月下旬。

  这一日,他正在药田里打转,查看春黍的生长情况。

  看了一圈,长势良好,于是便不再担心,转身去了菜园。

  在确认了灵液可以催熟植株后,他直接取了一袋,倒在木桶里,搅拌稀释后泼洒在园子内。

  几天过去,兰庭果和豆角都冒出许多新果实,玉虫衣也从断口上长出,至于青菜更是一片一片。

  在此,陈屿还有了个意外收获,便是早先种下园子边角的那些野菜,本以为都枯黄死尽,没想到一通灵液兑水浇灌下来又冒出新芽。

  这下子伴饭菜不缺了。

  就是油盐酱醋不多,他正考虑是不是要下山买些回来,顺道背点儿面条,尽吃黍米总归有些腻。

  察看之后,陈屿又端出装有灵机孕育的春黍种子的木板。

  上面铺着淡淡青色,凑近后,能看到是一株株幼苗。

  看了又看,着实喜人。

  两粒灵机的效果突出,投放后原本没有动静的种子都生长起来,抽发嫩芽。

  但陈屿还是有些担心,灵机对绝大多数生命而言都过于的补了,他现在就怕这些春黍苗被养分齁死。

  这并非没有可能,之前药田培育时就有先例。

  不过幼苗缓慢的生长又让他稍稍放下了些心,至少这样一点一点生长看起来不会太过突然,突然到暴毙那种。

  ……

  五月二十一日,阳光明媚。

  难得,今日陈屿提着钓竿准备去山里垂钓一番。

  挖好了蚯蚓,装满了窝子,两个竹筒在腰间一甩一甩,晃荡不停。

  石潭?不不不,他跟那儿鱼相属实是不合,短时间内是不愿去碰那条黑鱼的晦气了,这次陈屿决定往更外侧一些,去靠近卧蚕峡右边的几条浅溪。

  说是浅溪,其实也有人大腿齐平,上个月萍雨刚过时入山路过,瞧着里面动静不小,总觉得有大…咳咳,有鱼,只求有鱼就好。

  大物是不指望了,陈屿现在就像给自家鱼竿开个张。

  除此之外,这回他还别了一把虾篓子在身上,到时候看看,若真碰了怪事鱼不咬钩,起码还能掏些米虾。

  聊表慰籍。

  山上,距离上次入山已经有快一月。

  走得是崎岖山路,不过七拐八拐后很快便来到了土路。

  比起山道,这路谈不上狭窄。山下村庄猎户与采药人大都走此道入山,久而久之原本杂草丰茂的野外便多出了一条通畅小道。

  沿着路,又翻过卧蚕峡——正是第一次摘采芦参的地方,两岸崖壁陡峭,峡谷深邃,底下稀薄雾气弥漫,能听见潺潺流水声回荡,虽然微弱,却一直不断。

  越过此间,视野顿时开阔。

  人迹多了不少。

  这是通往山外的路,去深山里还得倒转回去,走陈屿来时所途经的地方。

  辩识方向,他没用多久便找到了早早记住的溪流。

  两畔古木盘亘,低垂下长长枝条,藤蔓挂满树梢,叶片勾入水中。

  树下是满地的鹅卵石,凹陷的沱岸零星分布,交错如犬牙。

  鸟雀啼鸣入耳,僻静非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